說真的,身為一個血液裡流著香茅跟椰奶的吃貨(自己講),搬到中壢簡直像挖到寶!以前總覺得要衝臺北才能吃到道地泰味,結果咧?在泰式料理中壢的版圖上,我可是越吃越驚喜。從學生商圈到巷弄裡的老字號,那股熟悉的酸辣勁兒,原來離我家這麼近!
目錄
中壢泰菜地圖大揭密:從街頭到巷尾的滋味
你知道嗎?要在泰式料理中壢找到對味的那一家,還真得分割槽塊來看。像中壢火車站前站,尤其是中平路、新生路那一帶,簡直是泰式小吃的激戰區!小小的店面擠滿了下課學生跟剛下班的上班族,空氣中混著打拋豬的鑊氣和青木瓜絲的酸香。我最愛鑽進那些不起眼的店面,像上次在新生路發現一家只有五張桌子的小店,它的「涼拌媽媽麵」簡直絕了!辣度直衝腦門,酸味又夠清爽,配上炸得酥香的豬皮碎,夏天沒胃口?不存在的!重點是,價格超甜,百元有找就能吃飽,難怪每次去都要小排一下。這區的店,裝潢就那樣,別期待太高,但味道絕對實在。
轉個彎到後站,靠近中原大學、元智大學那邊,又是另一種風景。這裡的店家空間比較大,裝潢也更有泰國風情(有些還掛滿了燈籠和佛像呢),很適合朋友聚餐。價位當然也稍微往上飄,但選擇更多樣,從經典的綠咖哩、檸檬魚,到比較少見的泰北菜色都可能出現。我記得有次跟朋友去中原夜市附近一家,點了份火山排骨,那個湯頭,酸辣濃鬱到讓人想舔碗!份量也夠豪邁,四個人分著吃剛剛好,氣氛熱鬧得很。這邊的店,我覺得很適合想好好坐下來聊天、嚐嚐各種菜色的人。
當然也不能漏了內壢跟龍岡這一帶!龍岡的忠貞市場周邊,因為滇緬移民的關係,本來就有很多異國風味,泰式料理當然也摻了一腳。這邊的店家常把雲南跟泰國元素融合,有時會吃到特別的香料運用。有家老店,他們的椰汁雞湯(Tom Kha Gai)跟我之前在曼谷喝到的風味超級接近,香茅、南薑、檸檬葉的香氣層次分明,濃鬱的椰奶中帶著溫和的酸辣,冬天喝一碗,從頭暖到腳。這邊的店通常開得比較久,師傅的手路很穩。
我的中壢泰菜口袋清單!10家真實體驗報告
好啦好啦,我知道你們最想看這個!廢話不多說,直接上我辛苦吃出來的十家真心推薦。每家我都註明瞭地址、時間、價位、必點菜還有我個人的碎碎念評價,絕對真實無新增!
💚 《巷仔內泰味》
- 地址: 中壢區中平路(不太好找,認明黃色招牌!)
- 營業時間: 11:00-14:00, 17:00-20:30 (週日休)
- 價格區間: NT$80 - NT$180
- 必點選單: 涼拌媽媽麵、打拋豬飯 (加蛋!)、酸辣海鮮湯 (小份就夠猛)
- 個人評價: 這家是我心目中泰式料理中壢的隱藏版王者!老闆娘是泰國華僑,調味下手非常「泰」,辣度也實在 (記得喊小辣!)。環境就是家庭式小店,夏天沒冷氣會吃得滿頭汗,但那個味道會讓你心甘情願。涼拌媽媽麵必點,酸甜辣超開胃,配料豐富。打拋豬飯鑊氣足,九層塔香撲鼻,記得加顆半熟蛋拌著吃,罪惡但滿足。價格超佛心,是日常解饞的好夥伴。缺點是位置少,有時要等。
💚 《泰泰小館》
- 地址: 中壢區實踐路 (近中原大學)
- 營業時間: 11:30-14:30, 17:00-21:30
- 價格區間: NT$130 - NT$350
- 必點選單: 綠咖哩雞 (配香米飯)、月亮蝦餅、泰式鮮蝦炒河粉 (Pad Thai)
- 個人評價: 中原商圈的人氣店!裝潢明亮舒適,有泰式風情。綠咖哩是我的愛,濃鬱的椰奶香搭配嫩雞肉和泰國小圓茄,香料比例抓得好,微辣帶甜,澆飯一流!月亮蝦餅厚實彈牙,真材實料。Pad Thai 鑊氣夠,酸甜適中,蝦子給得大方。整體口味微調過,更符合大眾喜好,不會過於刺激。適合學生聚餐,價格中等,份量不錯。
💚 《阿含thai》
- 地址: 中壢區元化路(SOGO附近商辦大樓內)
- 營業時間: 11:30-14:30, 17:30-21:00 (週日休)
- 價格區間: NT$280 - NT$680
- 必點選單: 酸辣生蝦 (蝦新鮮度是關鍵!)、檸檬鱸魚、黃咖哩軟殼蟹
- 個人評價: 比較偏向精緻泰式料理,價格較高,但用餐環境很好,適合請客或約會。酸辣生蝦強推!蝦子非常新鮮彈牙,酸辣醬汁調得極好,蒜香、辣椒、檸檬汁完美融合,嗆辣過癮。檸檬魚用的是整條鱸魚,醬汁酸香清爽,魚肉細嫩。黃咖哩軟殼蟹香濃不膩,搭配炸得酥脆的軟殼蟹很特別。口味相對道地,部分菜色辣度可調整。想找泰式料理中壢帶點質感的選項,這家不錯。
💚 《雲南泰式小吃》
- 地址: 平鎮區龍平路 (龍岡忠貞市場周邊)
- 營業時間: 10:30-20:00 (週二休)
- 價格區間: NT$100 - NT$300
- 必點選單: 椰汁雞湯 (Tom Kha Gai)、酸辣涼拌海鮮 (泰式)、雲南大薄片 (滇味)
- 個人評價: 龍岡在地老店,融合滇緬與泰式風味。他們的椰汁雞湯堪稱一絕!湯頭醇厚,充滿香茅、南薑、檸檬葉的香氣,椰奶溫潤,酸辣平衡得超棒,雞肉也嫩,每次去必點。酸辣涼拌海鮮用料實在,醬汁酸辣夠味。也推薦試試他們的雲南大薄片,口感脆爽,是另一種風情。價格實惠,份量足,很有家庭料理的溫暖感,是探索泰式料理中壢多元性的好地方。
💚 《Baan Thai House 泰屋》
- 地址: 中壢區慈惠三街
- 營業時間: 11:30-14:30, 17:30-21:30
- 價格區間: NT$250 - NT$580
- 必點選單: 瑪莎曼咖哩牛肉 (Massaman Curry)、烤松阪豬、芒果糯米飯 (季節限定)
- 個人評價: 裝潢很有度假風情,氛圍放鬆。瑪莎曼咖哩是我的心頭好,溫潤濃鬱的咖哩充滿肉桂、豆蔻等香料香氣,牛肉燉煮得軟爛入味,帶點微甜,拌飯無敵!烤松阪豬火候控制佳,外酥內Q彈,沾上特製醬料很讚。芒果糯米飯是完美的收尾,糯米香甜軟糯,搭配熟成的芒果(季節對的話超好吃)。口味偏溫和,香料層次豐富,適合喜歡濃鬱咖哩香氣的人。價位中上。
💚 《泰好吃泰式料理》
- 地址: 中壢區中山東路
- 營業時間: 11:00-14:00, 17:00-21:00
- 價格區間: NT$150 - NT$450
- 必點選單: 打拋豬 (可選牛/豬)、椒麻雞、蝦醬高麗菜
- 個人評價: 店名很有趣,確實也蠻好吃的。打拋豬夠味,九層塔香氣足,肉末炒得偏乾香,很下飯(但個人覺得有點偏油)。椒麻雞炸得酥脆,淋上酸甜帶點花椒香的醬汁,開胃。蝦醬高麗菜炒得夠鑊氣,蝦醬味濃鬱但不會過鹹。整體口味偏重,屬於大眾接受度高的路線,價格合理,上菜速度快,適閤家庭或下班快速用餐。要說缺點...嗯...水醃生蝦那次我覺得腥味沒壓住,不太推。
💚 《Lady Nara (中壢大江店)》
- 地址: 中壢區中園路二段 (大江購物中心內)
- 營業時間: 11:00-22:00 (配合商場)
- 價格區間: NT$280 - NT$680
- 必點選單: 招牌冠軍黃咖哩軟殼蟹、三色芒果糯米飯、泰式奶茶千層蛋糕
- 個人評價: 來自泰國的連鎖品牌,裝潢時尚粉嫩(網美風)。招牌黃咖哩軟殼蟹確實不錯,咖哩香甜濃鬱,搭配炸蟹很討喜。最大的特色是甜點!三色糯米飯精緻,泰奶千層蛋糕有創意又好吃。適合逛街休息、姊妹聚餐、或想吃點精緻泰式下午茶。口味偏新派、精緻化,部分菜色單價較高。想吃傳統接地氣的泰味,這裡可能不是首選,但想找泰式料理中壢的漂亮選擇,它上榜。
💚 《泰上爺》
- 地址: 中壢區九和一街
- 營業時間: 11:30-14:00, 17:30-21:00
- 價格區間: NT$200 - NT$480
- 必點選單: 泰式烤雞、清蒸檸檬鱸魚、冬蔭功海鮮湯
- 個人評價: 店面寬敞,走比較沉穩的風格。泰式烤雞皮脆肉嫩多汁,香料醃得入味,單吃或配醬都好吃。清蒸檸檬魚處理得不錯,魚鮮醬酸。冬蔭功湯酸辣夠勁,海鮮料不少。整體口味穩定,表現中規中矩,沒有太大驚喜但也無雷,適合多人聚餐點一桌分享。服務態度不錯。
💚 《瓦城泰國料理 (中壢SOGO店)》
- 地址: 中壢區元化路
- 營業時間: 11:00-22:00 (配合百貨)
- 價格區間: NT$300 - NT$780
- 必點選單: 月亮蝦餅、檸檬清蒸魚、原味泰國米 (可續!)、摩摩喳喳
- 個人評價: 連鎖泰式餐廳的代表之一。優點是品質穩定、環境舒適、服務到位。月亮蝦餅絕對是招牌,厚實彈牙。檸檬魚醬汁清爽標準。原味泰國米煮得好,可免費續加,澆醬汁吃超滿足。摩摩喳喳料多豐富。口味經過標準化調整,偏向臺灣大眾喜愛的溫和風味,道地感較弱。價格偏高,適閤家庭聚餐或重視環境服務的場合。想吃泰式料理中壢不踩雷的保險牌。
💚 《Khun Khun泰》
- 地址: 中壢區興仁路二段 (近新明國小)
- 營業時間: 11:00-14:00, 17:00-20:30 (週一休)
- 價格區間: NT$120 - NT$300
- 必點選單: 泰式豬腳飯、船麵湯 (可選濃淡)、泰式奶茶
- 個人評價: 專注在泰式小吃和簡餐。泰式豬腳飯是亮點!豬腳滷得軟爛入味,皮Q膠質豐富,配上酸菜和半熟蛋,淋上醬汁超級下飯。船麵湯頭濃鬱(記得選喜歡的濃淡),配料豐富,麵條可選。泰奶茶味濃鬱香甜。小店氛圍,老闆親切,價格平實。想吃飯麵類主食或是簡單快速的泰式料理中壢,這是好選擇。種類相對少,但專精的幾樣做得不錯。
必點菜色巡禮:那些讓我念念不忘的泰味
講完餐廳,當然要來聊聊那些讓我魂牽夢縈的菜色!有些東西,真的是吃過就回不去了。
- 綠咖哩雞: 這道真的是檢驗泰式料理中壢水準的基礎題!好的綠咖哩,第一口嘗到的是濃鬱的椰奶香,接著是香茅、南薑、檸檬葉等香料的層次,最後才是溫和的辣味湧上來。雞肉要嫩,泰國小圓茄(放進去煮的那種小小圓圓的)是靈魂,少了它就像沒了風骨。記得一定要配泰國香米!淋上去拌飯,啊嘶~完美!我在《泰泰小館》和《泰屋》吃到的都很棒。
- 涼拌青木瓜絲 (Som Tum): 夏天救命菜!清脆的青木瓜絲,加上小番茄、長豆、花生碎,重點是那個搗出來的醬汁:魚露的鹹鮮、檸檬汁的酸、棕櫚糖的溫和甜味、還有生辣椒的刺激!每家搗的力道和配料比例不同,風味差異挺大。夠酸夠辣夠脆才夠爽!《巷仔內泰味》的版本很生猛,記得先說好辣度。
- 打拋豬/牛 (Pad Krapow): 國民下飯神菜!但關鍵是什麼?是「新鮮打拋葉」(九層塔)!有些店用普通九層塔或羅勒代替,香氣差很多。肉末要炒得乾香帶點焦邊,醬汁鹹香微辣,打拋葉最後下鍋快炒,那股香氣才夠衝。配顆半熟蛋,蛋黃戳破拌著飯肉一起吃... 天堂!《巷仔內泰味》和《泰好吃》都不錯,記得確認店家是否用新鮮打拋葉。
- 酸辣蝦湯 (冬蔭功 - Tom Yum Goong): 這道湯學問大了!湯頭要夠酸夠辣夠鮮,香茅、南薑、檸檬葉、辣椒、魚露、檸檬汁的比例要平衡。重點是那股撲鼻而來的香氣!有的店偷懶用現成醬,喝起來就死鹹死酸沒層次。蝦子要新鮮彈牙。湯裡常會放草菇、蕃茄。喜歡濃鬱奶香的可以點「加椰奶」版本。夠勁的冬蔭功,喝一口就會冒汗,但會讓你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。《泰上爺》的表現穩穩的。
- 芒果糯米飯 (Khao Niew Ma Muang): 完美的甜蜜收尾!一定要選熟成、香甜的愛文芒果(季節對才好吃)。糯米飯要用椰奶和一點點鹽去蒸煮,吃起來又香又Q又帶點微鹹,更能襯託芒果的甜。最後淋上濃鬱的椰奶醬,撒點脆綠豆仁。口感冷熱交融、甜鹹交錯,簡單卻銷魂。雖然是甜點,但絕對是泰國菜的靈魂之一!《Lady Nara》的三色版本很漂亮,《泰屋》的也很經典。
🔥 酸辣指數參考表(個人主觀!)
菜名 | 酸度 | 辣度 | 備註說明 |
---|---|---|---|
涼拌青木瓜絲 | ★★★★★ | ★★★★☆ | 酸辣直接衝擊!辣度可調整,但「微辣」有時也很夠勁。 |
冬蔭功湯 | ★★★★★ | ★★★★☆ (可調) | 經典的酸辣湯頭,香氣十足。提醒老闆辣度,通常可選。 |
泰式炒河粉 | ★★☆☆☆ | ★☆☆☆☆ | 通常是甜中帶微酸,辣度很低或沒有(桌上可能有辣椒粉自加)。 |
綠咖哩雞 | ★☆☆☆☆ | ★★☆☆☆ (可調) | 溫潤的椰奶味為主,辣度通常溫和,但後勁可能慢慢出來。 |
打拋豬/牛 | ☆☆☆☆☆ | ★★★☆☆ (可調) | 鹹香為主,帶明顯辣度(來自辣椒和打拋葉),酸味不明顯。 |
瑪莎曼咖哩 | ☆☆☆☆☆ | ★☆☆☆☆ | 溫和濃鬱,香料味重,幾乎不酸,辣度極低甚至沒有。 |
酸辣生蝦 | ★★★★★ | ★★★★☆ | 極酸極辣!強烈刺激感,但蝦鮮甜會平衡。 |
椰汁雞湯 | ★★★☆☆ | ★★☆☆☆ | 溫和的酸辣,椰奶香濃,口感圓潤。 |
點餐小秘訣:跟老闆這樣溝通更對味!
吃了這麼多家,發現點餐時多說幾句,踩雷機率會降低很多:
- 辣度記得講清楚! 臺灣人說的「小辣」,泰國老闆可能理解成「微辣」,所以愛吃辣的人,可以強調「要泰國的辣度」或「比臺灣小辣再辣一點」。不敢吃太辣的人,真的要說「臺灣的小辣」、「微微辣就好」甚至「完全不要辣」(有些菜色如涼拌木瓜絲、打拋豬,辣是靈魂,免辣風味會差很多)。
- 魚露、臭豆敢不敢? 有些泰國特色食材像魚露(味道濃鬱)、臭豆(有特殊氣味),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。喜歡的人覺得是靈魂,不喜歡的人會嚇跑。點菜時可以問問老闆菜裡有沒有這些食材(例如某些咖哩會放臭豆),先確認一下。
- 米飯很重要! 問問有沒有提供泰國香米。好的泰國米粒分明、帶獨特香氣,配咖哩、打拋豬簡直是絕配。有些店要另外加錢點,但值得!
- 香料味能調整? 泰國菜香料味濃是特色(香茅、南薑、檸檬葉),但如果真的不習慣,可以在點菜時禮貌詢問:「請問這道XX菜的香料味會不會很重?」或「可以調整香料味道嗎?」有些店家願意為客人做微調。
- 大菜記得先預訂: 想吃烤魚、火山排骨、或是人數多要點大份量菜餚,建議先打電話預訂,確保到店就有得吃,也讓店家好準備食材。
我的獨家泰式料理中壢私房榜單
好啦,綜合我的胃和錢包(還有汗流浹背的經驗),來個主觀到不行的個人榜單,給不同需求的朋友參考:
分類 | 推薦店家 | 理由 |
---|---|---|
💰 CP值最高 | 《巷仔內泰味》 | 價格親民,味道地道夠勁,老闆娘手藝好,缺點是環境較簡陋要排隊。 |
👨👩👧👦 聚餐首選 | 《泰泰小館》 | 中原商圈熱門店,環境不錯,菜色選擇多,口味大眾化接受度高,價位中等。 |
👑 道地風味追求 | 《阿含thai》 | 調味相對道地,尤其生猛料理(如酸辣生蝦)品質不錯,環境舒適精緻。 |
🍲 暖心湯品推薦 | 《雲南泰式小吃》 | 龍岡老店,椰汁雞湯(Tom Kha Gai)堪稱一絕,充滿香料層次,溫潤好喝。 |
🍰 甜點控必訪 | 《Lady Nara》 | 甜點精緻有創意(三色芒果糯米飯、泰奶千層蛋糕),裝潢美氣氛佳。 |
🍚 簡餐小吃首選 | 《Khun Khun泰》 | 專注泰式簡餐,豬腳飯、船麵出色,價格平實,老闆親切。 |
🤔 穩定安全牌 | 《瓦城泰國料理》 | 連鎖品質穩定,服務好,環境佳,口味經過調整適合大眾家庭。 |
Q&A:關於泰式料理中壢的疑難雜症
最後,整理幾個常被問到的問題:
Q:中壢哪家泰式料理最道地?
A:「道地」很主觀耶!我覺得《巷仔內泰味》和《阿含thai》調味上比較接近泰國當地那種直接、濃鬱、香料鮮明的感覺,尤其《巷仔內》的小吃風味很夠。《雲南泰式小吃》的湯品也很道地。但說真的,在臺灣開久了,多少都會微調適應本地口味。想吃最生猛的,記得點菜時跟老闆強調要「泰國口味」、「香料重一點」或「敢吃辣」!
Q:預算有限,想吃飽又吃好,推薦哪家?
A:首推《巷仔內泰味》!價格真的很親民,打拋豬飯、涼拌媽媽麵百元上下就能吃飽飽,味道又扎實。再來是《Khun Khun泰》的豬腳飯或船麵套餐,也都是百來塊搞定,飽足感夠。龍岡的《雲南泰式小吃》份量也實在,點個湯加個飯或小菜也能控制在兩百元內。想在泰式料理中壢省荷包又不犧牲味道,這幾家是首選。
Q:帶長輩或小孩吃泰式,哪家比較適合?口味怕太辣。
A:帶長輩或小孩,我會優先考慮《瓦城》或《泰泰小館》。《瓦城》的優點是口味調整得比較溫和均衡,辣度可以做得非常低(甚至免辣),服務好、環境舒適、有兒童椅,菜色選擇也多,不容易踩雷。《泰泰小館》空間也OK,綠咖哩、Pad Thai、月亮蝦餅這些經典款通常都做得老少咸宜,點菜時記得明確告知「完全不辣」或「臺灣的微辣就好」。他們家的辣度調整算是比較有彈性的。避開涼拌類、生食和明確標示很辣的菜色就比較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