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工餅乾食譜:經典巧克力、伯爵檸檬酥餅、海鹽焦糖、芝麻燕麥美味秘訣與QA解答


作為一個真心熱愛在廚房裡搗鼓、特別喜歡看到朋友家人吃到我手作點心時滿足表情的人,手工餅乾真的是我心頭好。市面上選擇雖然多,但自己動手做,那份心意和可以自由調整的樂趣,是買不到的。而且你知道嗎?失敗率其實沒想像中高(雖然我也經歷過不少慘劇...),只要掌握幾個關鍵,香噴噴的手工餅乾就能出爐!今天就來分享幾款我反覆實驗、調整,覺得超棒又實用的 手工餅乾食譜,還有累積下來的一些小秘訣。


烘焙之前的貼心小叮嚀:基礎工很重要!

說真的,我以前也常忽略這些細節,覺得「哎呀,差不多就好」,結果餅乾不是太硬就是太軟,或者味道分佈不均。後來乖乖照規矩來,成品穩定度提升超多!這幾點是我覺得做手工餅乾最基礎的功課:

  1. 奶油狀態是靈魂: 食譜裡常寫「室溫軟化奶油」,這個「室溫軟化」超關鍵!不是融化喔!是手指壓下去會輕易留下凹痕,但又還保持形狀的狀態。夏天大概放半小時到一小時,冬天可能更久一點。太硬打不發,太軟(融化)餅乾會攤成一片,口感也差。我有一次趕時間用微波爐微微加熱,結果過熱邊角融了,那次餅乾烤出來扁到不行...教訓啊!
  2. 糖別偷懶,好好混勻: 糖和軟化奶油一定要打發到顏色變淺、質地蓬鬆,這步驟會讓餅乾有空氣感,口感更酥鬆。記得要把碗邊的奶油刮下來一起打均勻。
  3. 粉類一定要過篩: 麵粉、可可粉、泡打粉(如果有用)、小蘇打粉(如果有用)統統過篩!這步驟能避免結塊,讓粉類更輕盈,拌入時不容易出筋,餅乾才會酥脆。偷懶不過篩,有時會吃到一小坨生粉,口感瞬間打折。
  4. 拌合手法要輕柔: 粉類加入溼性材料(奶油糖蛋混合物)後,改用刮刀用「切拌」或「摺疊」的方式混合,拌到看不見乾粉就好,千萬別過度攪拌!過度攪拌麵粉容易出筋,餅乾會變硬。看到乾粉沒了就停手!切記!
  5. 冷藏靜置不能省: 大部分 手工餅乾食譜 麵糰做好後,都需要用保鮮膜包好,放進冰箱冷藏至少30分鐘到1小時,甚至更久或隔夜。這步驟超重要!它能:
    • 讓麵糰鬆弛,減少烘烤時過度膨脹變形。
    • 讓麵粉充分吸收水分,成品更均勻。
    • 讓風味有融合的時間(特別是加茶粉、香料類的)。
    • 讓麵糰變硬,比較好切片(切片餅乾)或整形。
    我有次超心急,麵糰拌好就立刻挖一勺去烤,結果餅乾像火山爆發一樣亂流,醜到不行...冷藏後烤出來的形狀就漂亮多了!
  6. 烤箱預熱要確實: 食譜寫的烘烤溫度和時間,是建立在烤箱「已經預熱完成」的基礎上。通常預熱需要10-15分鐘。放進去烤之前,確認溫度計(如果有)或烤箱提示燈顯示預熱完成。烤箱溫度不準也是餅乾失敗的元兇之一,有條件的可以用烤箱溫度計確認一下實際溫度。
  7. 烤盤位置與翻盤: 大部分家用烤箱都有熱點,放在中層通常比較安全。烤到一半時間(比如設定15分鐘,大約在第7-8分鐘時),把烤盤前後轉個方向(180度),可以讓餅乾上色更均勻。
  8. 出爐後的冷靜期: 餅乾烤好出爐時,還很軟,千萬別急著拿起來!放在烤盤上冷卻5-10分鐘定型,這時餅乾會繼續變硬一點。之後再移到網架上徹底放涼。熱的時候拿容易碎裂,而且移到網架上冷卻能保持底部酥脆,不會回軟。

這些基礎工做好,成功率絕對大大提升!現在進入正題,分享我的愛用 手工餅乾食譜 吧!


經典不敗:濃鬱巧克力豆餅乾

這款絕對是我家冰箱冷凍庫的常備軍!隨時有面團,隨時可以烤幾片來解饞。濃郁的巧克力味加上微融的巧克力豆,誰會不愛?這個 手工餅乾食譜 屬於美式軟餅乾風格,邊緣微酥,中心稍軟。

材料 份量 重要備註
無鹽奶油 115 克 務必室溫軟化!
黃砂糖 80 克 提供溼潤度和焦糖風味
細砂糖 50 克 提供酥脆感
雞蛋 (大) 1 顆 室溫!
香草精 1 茶匙 靈魂香氣!
中筋麵粉 160 克 務必過篩!
小蘇打粉 1/2 茶匙 與麵粉一起過篩!
1/4 茶匙 平衡甜味,提升風味層次
苦甜巧克力豆 150 克 推薦用耐烤型,或切碎的巧克力塊
核桃或胡桃 (可選) 70 克 (切碎) 增加口感,烤過更香

  1. 奶油糖打發: 把室溫軟化的無鹽奶油、黃砂糖、細砂糖倒進攪拌盆,用電動打蛋器中速打到顏色變淺、質地蓬鬆綿密,像奶油霜一樣。這步大概需要 3-5 分鐘,要有耐心!碗邊的奶油記得刮下來打勻。
  2. 加入溼料: 把室溫的雞蛋和香草精加入步驟1的奶油糖糊中,用中低速攪打均勻,直到完全融合,看不到蛋液即可。別打過頭。
  3. 乾粉混合: 在另一個碗裡,把過篩的中筋麵粉、小蘇打粉和鹽混合均勻。
  4. 拌合: 將混合好的乾粉分兩次加入溼料中(不要一次全倒!),用刮刀以「切拌」或「摺疊」的方式,輕柔地混合。拌到差不多看不到乾粉時(還有一些沒關係),倒入巧克力豆(和切碎的堅果,如果用的話),繼續輕柔拌到均勻,沒有乾粉就停手!千萬別過度攪拌。這是餅乾酥鬆的關鍵!
  5. 冷藏: 把麵糰用保鮮膜包好,或者整形成圓柱狀(等下切片),放入冰箱冷藏 至少1小時,最好冷藏過夜(風味更融合!麵糰也更好操作)。我通常都會做一大份,分裝冷凍,想吃隨時烤。
  6. 預熱 & 準備: 準備烘烤前約15分鐘,將烤箱預熱至 180°C (或 350°F)。烤盤鋪上烘焙紙或矽膠烤墊。
  7. 整形: 冷藏好的麵糰取出。可以用冰淇淋勺挖取約莫乒乓球大小的麵糰(這樣大小比較一致),稍微搓圓(如果麵糰太硬不好搓,稍回溫幾分鐘),間隔地放在烤盤上(餅乾烘烤會變大擴散,間隔要留夠!至少5公分)。Tips: 如果喜歡厚餅乾,麵糰球可以高一點;喜歡薄脆一點,稍微壓扁一點點(但不用太扁,它在烤箱自己會攤開)。
  8. 烘烤: 放入預熱好的烤箱中層,設定烘烤 10-14分鐘。重點來了:大約烤到7-8分鐘左右,把烤盤拿出來,在桌上輕敲一下(讓裡面的空氣出來,餅乾更平整),然後前後旋轉180度(讓受熱均勻),再放回烤箱烤完剩下的時間。我喜歡烤到邊緣呈現金黃色,但中心看起來還有點溼軟沒完全定型的狀態(大概12-13分鐘),這樣出爐後餘溫會讓中心繼續熟成,達到邊緣酥脆中心微軟的效果。如果喜歡全酥脆,就再多烤1-2分鐘。(時間僅供參考,務必觀察餅乾狀態!)
  9. 冷卻: 烤好後立刻取出烤盤,讓餅乾在烤盤上冷卻5-10分鐘定型。之後再用刮刀小心移到網架上徹底冷卻。熱的餅乾很脆弱!剛出爐覺得有點軟軟的別擔心,涼了就會變硬酥脆(或微軟,看你烘烤時間)。

這款 手工餅乾食譜 真的經典,百吃不膩!麵糰冷凍儲存性超好,隨時滿足突如其來的甜食慾。

優雅大人味:伯爵茶檸檬酥餅

喜歡茶香的朋友一定要試試這款!伯爵茶獨特的佛手柑香氣,配上一點檸檬皮屑的清新,味道非常優雅,不會太甜膩,配茶或黑咖啡絕配。這款餅乾口感偏酥鬆,有點像shortbread。

材料 份量 重要備註
無鹽奶油 170 克 室溫軟化
糖粉 70 克 一定要過篩!
一小撮
伯爵茶茶葉 2 湯匙 (約4-6g) 用研磨機打成細粉或用手捏碎越細越好
新鮮檸檬皮屑 1 顆檸檬的量 只要黃色部分,不要刮到白色會苦
中筋麵粉 200 克 務必過篩!
玉米澱粉 30 克 與麵粉一起過篩!增加酥鬆度
  1. 奶油打發: 室溫軟化的無鹽奶油放入攪拌盆,用電動打蛋器中速打到呈現柔滑的乳霜狀(約1-2分鐘)。
  2. 加入糖粉 & 調味: 把過篩的糖粉、鹽、磨碎的伯爵茶粉、新鮮檸檬皮屑全部加入奶油中。先用刮刀稍微拌一下(避免糖粉飛濺),再用低速攪打均勻即可,不用打發過度。
  3. 加入粉類: 將過篩的中筋麵粉和玉米澱粉加入盆中。改用刮刀,用切拌的方式混合。一開始會像粗玉米粉,持續切拌按壓,直到看不見乾粉,麵糰能捏合成團即可。注意: 不要揉!過度揉捏會讓麵粉出筋,餅乾就不酥了。
  4. 整形: 把麵糰倒在乾淨的檯面上(或大張保鮮膜上),用手稍微聚攏壓緊成團。可以整形成圓柱形(切片餅乾),或者方形長條(切方塊),或者用保鮮膜包好擀平成約1公分厚的片狀(用模型壓模)。我個人偏愛切片,方便。整好形用保鮮膜包緊,放入冰箱冷藏 至少1小時(麵糰需要足夠冷藏才會好切)。
  5. 預熱 & 準備: 準備烘烤前15分鐘,預熱烤箱至 160°C (或 325°F)。烤盤鋪烘焙紙。
  6. 切片 & 烘烤: 冷藏硬化的麵糰取出,切成約0.7-1公分厚的片狀。間隔排放在烤盤上(酥餅烘烤擴散不大,但還是要留點空間)。送入預熱好的烤箱中層,烘烤 18-22分鐘。烤到邊緣呈現淡淡的金黃色,餅乾整體看起來乾燥、沒有溼麵粉的光澤感就差不多了。時間快到記得觀察。
  7. 冷卻: 出爐後將烤盤在桌上輕敲一下(釋放熱氣),讓餅乾在烤盤上冷卻5分鐘定型,再移到網架上徹底放涼。這款餅乾涼透後才會完全酥鬆。

這款 手工餅乾食譜 散發著高階感,茶香和檸檬的搭配非常解膩,很適合當作伴手禮或下午茶點心。


鹹甜交響曲:海鹽焦糖杏仁巧克力塊

喜歡吃鹹甜口味的朋友,這款絕對會讓你一口接一口!焦糖的濃郁、巧克力的苦甜、杏仁的香脆,最後撒上的海鹽提點出所有風味,綜合起來超級涮嘴。口感介於軟韌和酥脆之間。

材料 份量 重要備註
無鹽奶油 115 克 室溫軟化
黃砂糖 100 克
細砂糖 50 克
雞蛋 (大) 1 顆 室溫!
香草精 1 茶匙
中筋麵粉 155 克 務必過篩!
小蘇打粉 1/2 茶匙 與麵粉一起過篩!
1/4 茶匙
苦甜巧克力塊 150 克 切粗塊 (比巧克力豆有口感)
焦糖醬 100 克 市售或自製均可 (需要稠狀,非淋醬那種流動的)
烤熟杏仁角/片 80 克 事先烤過更香脆
片狀海鹽 (裝飾用) 適量 如 Fleur de Sel (鹽之花)
  1. 奶油糖打發: 同巧克力豆餅乾步驟1:軟化奶油+黃砂糖+細砂糖,打到蓬鬆變淺。
  2. 加入溼料: 加入室溫雞蛋和香草精,低速打勻。
  3. 乾粉混合: 混合過篩的中筋麵粉、小蘇打粉、鹽。
  4. 拌合: 分兩次加入乾粉,用刮刀切拌到幾乎沒幹粉。
  5. 加入主角們: 倒入切塊的苦甜巧克力、焦糖醬(注意焦糖醬如果是冷藏的,要提前回溫到容易攪拌的狀態,不要太稀)、烤熟的杏仁角/片。用刮刀摺疊拌勻。焦糖醬會讓麵糰看起來有點溼黏,是正常的,但焦糖醬的品質很重要,太稀的會讓餅乾攤很開。
  6. 冷藏: 包保鮮膜,冷藏 至少2小時,最好隔夜。因為焦糖醬的關係,麵糰會比純巧克力的更溼黏一些,冷藏足夠時間才好操作。
  7. 預熱 & 準備: 預熱烤箱 175°C (或 350°F)。烤盤鋪紙。重要: 這款餅乾烘烤時會攤開,間隔要比巧克力豆餅乾留更大!大約7-8公分。
  8. 整形: 冷藏好的麵糰很硬,稍微回溫幾分鐘(太冰挖不動)。用大號冰淇淋勺或手挖取較大份量的麵糰(比巧克力豆餅乾大一些),稍微搓成球狀,間隔放好。間隔一定要夠大! 餅乾烘烤時會攤開融合焦糖醬。
  9. 烘烤 & 點睛: 送入烤箱中層,烘烤 12-15分鐘。烤到邊緣金黃焦糖化,中心看起來還有點軟就差不多。出爐後立刻(趁熱!)在餅乾表面撒上少許片狀海鹽。海鹽是靈魂! 鹹味能完美平衡焦糖巧克力的甜膩。
  10. 冷卻: 在烤盤上冷卻 10分鐘 以上(因為焦糖很燙且軟),再用刮刀小心移到網架完全冷卻。焦糖會讓餅乾黏在一起,所以整形時務必留夠空間!

這款 手工餅乾食譜 味道層次超級豐富,鹹甜交織,口感又富有變化,是我招待朋友時很受歡迎的一款。但老實說,焦糖醬成本比較高,我自己也不是常做。


養生小點:香酥黑芝麻燕麥餅乾

想吃點感覺比較沒負擔、又香又酥脆的餅乾嗎?這款結合了營養燕麥和香濃黑芝麻的餅乾,簡單樸實卻非常耐吃!飽足感也比較好,適合當早餐或運動前的小點心。

材料 份量 重要備註
無鹽奶油 115 克 室溫軟化
黑糖 80 克 若有結塊要捏散或過篩
細砂糖 30 克
雞蛋 (大) 1 顆 室溫!
香草精 1 茶匙
中筋麵粉 80 克 務必過篩!
小蘇打粉 1/4 茶匙 與麵粉一起過篩!
1/4 茶匙
快煮燕麥片 100 克 不是即溶麥片喔!
黑芝麻粉 40 克
熟黑芝麻粒 30 克 烤過更香
杏仁片或南瓜籽 (可選) 30 克 增加口感
  1. 奶油糖打發: 軟化奶油+黑糖+細砂糖,打到蓬鬆變淺(黑糖比較難打散,多打一下)。
  2. 加入溼料: 加入蛋和香草精,低速打勻。
  3. 乾粉混合: 混合過篩的中筋麵粉、小蘇打粉、鹽。再加入黑芝麻粉,混勻。
  4. 拌合乾溼料: 將混勻的粉類加入奶油糖糊中,用刮刀切拌到幾乎沒幹粉。
  5. 加入燕麥堅果: 倒入快煮燕麥片、熟黑芝麻粒、杏仁片或南瓜籽(如果用的話),用刮刀摺疊拌勻。麵糰會比較幹一點,是正常的。
  6. 冷藏: 包保鮮膜,冷藏 至少1小時
  7. 預熱 & 準備: 預熱烤箱 170°C (或 340°F)。烤盤鋪紙。
  8. 整形: 冷藏好的麵糰取出。取適量麵糰,在手中稍用力捏緊成球(因為燕麥鬆散,需要捏緊才不易散),再輕輕壓扁成約1公分厚的圓餅狀,間隔排好。(也可以直接挖一勺稍微壓扁)
  9. 烘烤: 送入烤箱中層,烘烤 15-18分鐘。烤到餅乾呈現均勻的金褐色,邊緣顏色稍深就差不多。燕麥芝麻餅乾追求的是香酥口感,可以稍微烤乾一點(但別烤焦)。
  10. 冷卻: 在烤盤上冷卻 5分鐘,再移到網架完全放涼。涼透後才會脆!如果放涼還有點軟,可以送回烤箱用低溫(例如120°C)再烘5-10分鐘去溼氣,但要留意別烤焦。

這款 手工餅乾食譜 樸實健康,黑芝麻香氣迷人,燕麥片帶來紮實酥脆的口感,當零食或搭配無糖豆漿都很棒。材料也相對好取得。


手工餅乾常見QA時間

做了這麼多次餅乾,也常常跟烘焙同好交流,整理了幾個最常被問到的問題:

Q1: 為什麼麵團一定要冷藏?不能馬上烤嗎?真的很急的話怎麼辦?

A: 冷藏真的很重要,原因上面提過了:定型、吸收水分、融合風味、好操作。如果真的很趕時間,試試這個方法:把整形好的麵糰球(或切片)放到鋪好烘焙紙的烤盤上,然後整盤放進冰箱冷凍庫"急凍"15-20分鐘,讓麵糰表面迅速變硬,再馬上送進預熱好的烤箱烤。這招多少有點幫助,但效果還是比不上正經冷藏1小時以上或隔夜。我自己試過急凍的,邊緣比較容易焦一點,形狀也沒冷藏久的漂亮。

Q2: 想減糖或用代糖可以嗎?效果差很多嗎?

A: 糖在餅乾裡不只是甜味來源,它還關係到:

  • 口感: 糖是天然保溼劑,減太多糖,餅乾會變得乾硬不酥鬆。
  • 上色: 糖在高溫下會焦糖化,產生漂亮的金黃色澤和香氣。減糖太多顏色會變淺白,香氣也弱。

如果真想減糖,建議先從原配方的10-20%開始嘗試,觀察成品變化。至於代糖...我個人不太愛用,風味和口感的變化很大,有些代糖受熱後會產生怪味,有些則會影響麵糰質地(比如赤蘚糖醇會讓餅乾有涼感且容易乾粉)。如果用,務必選擇標榜適合烘焙的代糖,並嚴格參照包裝上的替換比例。老實說,就吃一兩片的話,我不太會特別減糖,享受當下的美味比較重要!

Q3: 烤出來的餅乾不夠酥脆,反而有點軟韌,是哪個步驟出問題?

A: 餅乾軟韌不夠酥脆,通常跟幾個因素有關:

  1. 奶油軟化過度或融化了: 奶油狀態不對,油脂過多,餅乾容易攤平變薄變韌。
  2. 過度攪拌麵團: 特別是加入麵粉後攪拌太久,麵粉出筋了,餅乾自然會韌。切拌到無干粉就停手!
  3. 麵粉量不足/液體太多: 檢查配方是否準確,秤量是否精確。有時候雞蛋太大顆或奶油太軟都會增加液體比例。
  4. 烘烤時間或溫度不足: 餅乾中心水分沒烤乾。下次試試提高5-10度,或延長几分鐘烘烤時間(注意觀察別烤焦)。邊緣上色、中心變幹才算好。
  5. 冷卻不當: 餅乾沒有完全在網架上涼透就密封儲存,熱氣和水汽會讓餅乾回軟。一定要徹底冷卻!
  6. 儲存問題: 完全冷卻的餅乾如果存放在密封罐裡,可以放一兩片方糖或食品乾燥劑吸收溼氣。環境太潮溼也會讓餅乾變軟。

如果烤出來發現太軟韌,補救方法:把餅乾平鋪在烤盤上,放回已經關火但還有餘溫的烤箱裡(大概100°C以下),用餘溫烘乾一下,直到達到你喜歡的脆度(記得看著,別烤焦了)。不過這是補救,最好還是找出原因下次改進。


Leave a Reply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XHTML: You can use these tags: <a href="" title=""> <abbr title=""> <acronym title=""> <b> <blockquote cite=""> <cite> <code> <del datetime=""> <em> <i> <q cite=""> <s> <strike> <strong>